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血涂片

一、血涂片的制备

1、载玻片:新的载玻片常有游离碱质,应用铬酸清洗液或10%盐酸浸泡24小时,然后再彻底清洗。

2、血涂片制备方法

手工推片法

(1)薄血膜推片法

①采血:将新鲜血液1滴置于载玻片一端的1cm处或整片的3/4处 。

②制备血涂片:右手持推片在血滴的前方后移接触血滴,使血滴沿推片边缘展开,匀速、平稳的向前推动。

③干燥

(2)厚血膜涂片法

新鲜血滴位于载玻片中央,用推片的一角由内向外旋转涂布,制成一个厚薄均匀的圆形血膜。 适合检查疟原虫、微丝蚴等。

血涂片质量问题 原因
不规则间断或尾部过长 推片污染、速度不均、载玻片污染
有空泡 载玻片被油脂污染
血膜过长或过短 角度不佳或血滴太小
无尾部 血滴太大
两侧无空隙 推片太宽或展开太宽
血膜过厚 血滴大、血液粘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

二、血涂片染色

Wright染色 Giemsa染色
染色原理 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和作用 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和作用
染色步骤 染液 PBS缓冲液 蒸馏水冲洗 干燥 甲醇固定 PBS缓冲液稀释的Giemsa染液  蒸馏水冲洗 干燥
染色步骤的不同 染液为伊红和亚甲蓝溶解于甲醇而成。 染料放置的时间越久,染色效果越好。
方法学评价 最常用的染色方法。对胞质成分及中性颗粒等染色效果好。 对胞核和寄生虫着色好。

血液的一般检查

红细胞计数

【参考区间】成年: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医学决定水平:高于6.8×1012/L,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低于3.5×1012/L可诊断为贫血;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检验原理】有显微镜法和血液分析仪法

显微镜法:用等渗的红细胞稀释液(Hayem液)将血液标本稀释一定倍数后,充入改良牛鲍计数板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区域内的红细胞数量,再换算出没升的红细胞数量。

改良牛鲍计数板:

WBC WBC
RBC/PLT
WBC WBC

四角的四个大方格为白细胞的计数区域,中间大方格被划分成25个中方格,位于正中和四角的5个中方格为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计数区域。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增高:缺氧;雄激素增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长期重度吸烟;药物影响;静脉压迫时间>2分钟

减低:主要见于生理性贫血(生长速度过快,导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妊娠中晚期血容量明显增多,使红细胞数量相对减少;长期饮酒)

2、病理性变化

增多相对性增多见于血容量减少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如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等。
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组织缺氧、EPO增高,如慢性心肺疾病、肾癌、肝癌等。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骨髓功能衰竭:再障。

②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缺铁贫、铁粒幼贫、巨幼贫等。

红细胞破坏增多

①红细胞内在缺陷: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酶缺陷、血红蛋白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②红细胞外在异常:免疫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病)、机械性损伤(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疾病(疟疾、脾亢)。

红细胞丢失急、慢性失血性贫血。

【参考区间】成年: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一起判断贫血。根据Hb浓度可将贫血划分为4度:①轻度贫血<120g/L(女性<110g/L);②中度贫血<90g/L;③重度贫血<60g/L;④极重度贫血<30g/L;⑤当RBC<1.5×1012/L,Hb<45g/L时,应考虑输血。

【检验原理】

检验方法 检验原理 方法学评价
HiCN测定法 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离子,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反应生成HiCN。HiCN最大吸收波峰为540nm,波谷为504nm。 为WHO和ICSH的参考方法。但KCN有剧毒,且不能测定SHb。
SDS-Hb测定法 比色法。血液中处SHb外的各种Hb均可与低浓度的SDS反应,生成SDS-Hb棕红色化合物。吸收波峰在538nm,波谷在500nm。 次选方法。试剂无毒。但SDS质量差异大,消光系数未定。

红细胞形态检查

【检验原理】显微镜法和血液分析仪法。

【临床意义】

正常的红细胞形态为:

①平均直径在7.2μm,双凹圆盘状,大小相对均一;

②中央为生理性淡染区,大小约为红细胞直径的1/3;

③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异常形态红细胞:分为大小、形状、血红蛋白含量、结构和排列异常

异常红细胞形态、机制临床意义
大小异常小红细胞

<6μm。

①中央淡染区过浅: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②淡染区消失。

①缺铁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②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大红细胞>10μm。中央染色深。巨幼贫、溶血性贫血。
巨红细胞>15μm。巨幼贫、肝病。
大小不均RBC之间直径相差1倍以上。增生性贫血(尤其是巨幼贫)。
形态异常球形无淡染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椭圆形与细胞骨架蛋白异常有关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靶形

中央身染,外围苍白边缘又深染。

Hb组成和结构变异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口形

生理性淡染区呈扁平状。

细胞膜先天性缺陷。

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镰形缺氧,HbS溶解度降低。镰状细胞性贫血
棘形突起间距、长宽不等。先天性β-脂蛋白缺乏症、乙醇中毒、慢性饥饿。
锯齿状突起排列均匀、大小一致。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尿毒症。
泪滴形泪滴样骨髓纤维化
新月形新月形PNH
角形红细胞表面有数个粗大的角样突起DIC
裂片红细胞大小不一DIC
形态不整发生无规律的改变巨幼贫
血红蛋白含量异常低色素性Hb含量明显减少。生理性淡染区扩大,染色淡。缺铁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贫。
高色素性

Hb含量增高。

生理性淡染区消失,整个RBC着色深。

巨幼贫、溶贫。
嗜多色性胞质内有少量的RNA与Hb并存。各种增生性贫血。
细胞着色不一同一片中,色素不一致铁粒幼贫。
结构和排列异常豪焦小体核碎裂或溶解后所剩余部分,常与卡波环同时存在。脾切除、脾功能下降;巨幼贫;溶血贫。
卡波环核膜或纺锤体残余物。铅中毒、恶性贫血。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内有灰蓝色点状颗粒。铅中毒
有核红细胞释放功能紊乱白血病、严重缺氧、骨髓转移性肿瘤。
缗钱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含量增高,减弱了RBC之间的排斥力。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自凝冷凝集、免疫性因素冷凝集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细胞比容测定

【参考区间】成年:男性0.40-0.50;女性0.37-0.48。

新生儿:0.47~0.48

【检验原理】温氏法和微量法。

血液离心后分为5层,自上而下分别是:血浆曾、血小板层、白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层、还原血红蛋白层和红细胞层。读取的结果为还原血红蛋白层+红细胞层。

【临床意义】HCT减低是诊断贫血的指标。HCT的增多或减少与血浆量的多少关系密切。若红细胞数量正常,血浆量增加,HCT为相对性减少,为假性贫血。

机制原因
减低红细胞减少各种贫血、出血
血浆增多妊娠中晚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增多红细胞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肿瘤、缺氧、EPO增加
血浆减少腹泻、呕吐、大量出汗、多尿

红细胞平均指数

红细胞平均指数包括:MCV、MCH、MCHC

【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及参考区间

指数 含义 公式 参考区间
MCV 单个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 HCT/RBC*1015 fl 80~100
MCH 单个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 Hb/RBC*1012 pg 26~34
MCHC 全部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平均值 Hb/HCT g/L 320~360

【临床意义】用于贫血形态学分类以及提示贫血可能的原因。

MCV MCH MCHC 贫血分类 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细胞正色素 再障、急性失血
增高 增高 正常 大细胞性 各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不良
减低 减低 正常 单纯小细胞性 慢性感染
减低 减低 减低 小细胞低色素 缺铁贫、慢性失血

贫血MCV/RDW分类法

MCVRDW贫血类型常见疾病或原因
减低正常小细胞均一性单纯杂合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增高小细胞非均一性缺铁品、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正常正常正细胞均一性再障、急性失血、
增高正细胞非均一性铁粒幼贫、骨髓纤维化
增高正常大细胞均一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增高大细胞非均一性巨幼贫

网织红细胞计数

【参考区间】成人:0.5%~1.5%

新生儿 2.0%~6.0%

【临床意义】

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胞质中残存的RNA经活体染料(新亚甲蓝或煌焦油蓝)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

RET的分型

· Ⅰ型 丝球型:仅存在于骨髓中

· Ⅱ型 网型:大量存在于骨髓中,极少见于外周血

· Ⅲ型 破网型:少量存在于外周血

· Ⅳ型 点粒型:主要存在于外周血

检测目的:

评价骨髓的增生能力且可以判断贫血的类型:

· RET增多: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尤其是溶贫。

· RET减少:表示无效红细胞造血,见于非增生性贫血和慢性贫血,如缺铁贫、巨幼贫、再障等。

· 【检测方法】Miller窥盘计数法

RET百分率=大方格内RET数/(小方格内RET数*9)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参考区间】<0.03%

【检验原理】嗜碱性点彩红细胞为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的核酸变性、聚集形成颗粒,经亚甲蓝染色,细胞内可见到深染的颗粒;但以Wright染色,则在粉红色的胞质内出现蓝黑色颗粒。

其增高对慢性金属中毒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主要见于铅、汞等重金属中毒。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血沉,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的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

【检验原理】

①魏氏法:抗凝血室温下垂直于血沉架1小时后,读取血浆的高度。

②自动血沉仪法:根据红细胞下降过程中血浆浊度的改变,采用光电比浊法。

红细胞下沉分为三个阶段:

⑴红细胞缗钱状聚集期约10min;

⑵红细胞快速沉降期约40min;

⑶红细胞堆积期约10min。

【参考区间】(魏氏法)男性 0~15mm/h 女性 0~20mm/h

影响血沉的因素有:

变化影响因素评价
增快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
红细胞大红细胞(易形成缗钱状)、贫血
感染某些病毒、细菌的代谢产物和异常抗体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药物葡萄糖、口服避孕药、维生素A等
标本及物理条件标本溶血、血沉管倾斜、温度过高
减慢血浆白蛋白、糖蛋白、磷脂酰胆碱增高
红细胞数量增加、大小不均(不利于缗钱状形成)
物理条件温度过低、血沉管不洁净
药物阿司匹林、奎宁

【临床意义】

改变机制或疾病
增快生理性儿童期红细胞数量生理性低下;女性较男性纤维蛋白原含量高,所以血沉较男性快;月经期;孕期;>50岁
病理性

①组织损伤:可作为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鉴别;

②恶性肿瘤;③炎症;④自身免疫病;⑤高球蛋白血症;⑥高胆固醇血症

减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充血性心衰;红细胞形态异常等。

血沉主要用于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区别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鉴别良/恶性肿瘤等。

脂代谢及高脂血症的检查

血浆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及有关酶类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一、血浆脂质

二、脂蛋白

1、组成:

脂蛋白:

①脂质: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各脂蛋白四者比例相差很大

②载脂蛋白:不同脂蛋白含有的载脂蛋白种类、数量均有区别

2、结构:

所有的脂蛋白都是球状颗粒

表层:磷脂、游离胆固醇、载脂蛋白 —— 极性物质(亲水性)

内核:甘油三酯、胆固醇酯 —— 非极性物质(疏水性)

3、分类:

超速离心沉淀法和电泳法两种分类方法

电泳法:是根据各种脂蛋白中载脂蛋白所带电荷不同,在电泳图谱中的位置不同而分类;

超速离心法:是根据脂蛋白密度的大小,在离心后所分层次而定

血浆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CM 、VLDL 、IDL 、LDL 、HDL

血浆脂蛋白中脂质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CM 、VLDL 、IDL 、LDL 、HDL

血浆脂蛋白蛋白质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HDL、LDL、IDL、VLDL、CM

4、各种脂蛋白的特点

种类 特点
CM 颗粒最大;密度最低;来源于食物脂肪;90%以上是外源性甘油三酯;4℃静置过夜,表面形成一层“奶酪”;载脂蛋白(Apo)主要是Apo AⅠ和C;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
VLDL 一半以上是内源性甘油三酯;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但不上浮成盖;载脂蛋白ApoB100为主;肝细胞合成
LDL 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可反映血浆胆固醇含量;颗粒小;血浆不混浊;载脂蛋白几乎全部为Apo B100
IDL VLDL向LDL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载脂蛋白以Apo B100为主
LP(a) 肝脏产生;成分类似于LDL;载脂蛋白部分除Apo B100外,还有载脂蛋白Apo(a)
HDL 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逆向转运胆固醇;载脂蛋白以ApoAⅠ为主

三、载脂蛋白

1、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用Apo表示

2、载脂蛋白的功能

①构成并且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②调节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活性

Ⅰ、ApoCⅡ激活脂蛋白脂肪酶(LPL)

Ⅱ、ApoAⅠ激活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

③脂蛋白受体的配体

3、主要肝脏合成

四、脂蛋白受体

1、定义:脂蛋白受体是一类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与相应的脂蛋白配体作用,介导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与代谢

2、分类:

受体名称 分布 配体 结合的脂蛋白 生理功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广泛分布于肝、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等

ApoB100

ApoE

LDL(主要),VLDL、β-VLDL、LDL残基 使细胞从所摄取的脂蛋白中获得脂质(主要为胆固醇)——LDL受体途径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脂肪细胞、心肌、骨骼肌等(肝内基本没有) ApoE VLDL、β-VLDL、VLDL残基 清除血液循环中CM残粒和β-VLDL残粒
清道夫受体 胎盘、肝、脾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阴离子化合物(如,修饰的LDL等) 巨噬细胞表面有摄取变性LDL的受体,清除血液变性LDL,被定名为清道夫受体

五、脂酶与脂质转运蛋白

1、LPL(脂蛋白脂肪酶)

1)合成部位:几乎所有的实质性组织

2)存在部位: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LPL受体上

3)功能:催化CM、VLDL中甘油三酯水解,使之逐渐变为分子量较小的残骸颗粒

4)激活剂:ApoCⅡ

5)抑制剂:ApoCⅢ

6)由肝素释放入血

2、HL(肝脂酶)

1)存在部位:存在于肝脏和肾上腺血管床内皮细胞中

2)功能:继续LPL的工作;参与IDL向LDL转化的过程

3)由肝素释放入血

3、LCAT(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1)合成部位:肝合成释放入血吸附在HDL分子上

2)功能:催化血浆中胆固醇酯化

2)最优的底物:新生的HDL,可使新生HDL转变为成熟的HDL

3)激活剂:(辅助因子)Apo AⅠ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一、尿液标本类型:

标本类型采集时间应用范围
晨尿清晨起床后、未进早餐前和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的尿液住院患者最适宜。一般存留时间为6~8h,可用于:①肾脏浓缩功能的评价;②hCG的测定;③有形成分的检查
第2次晨尿采集晨尿后2~4h,要求患者从前一天晚上起到此次尿液采集时,只饮水200ml。用于提高细菌培养和有形成分计数的灵敏度
随机尿无须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除的尿标本。适合于门诊、急诊患者
计时尿3h上午6~9时。用于尿液有形成分,如1小时尿排泄率
12h从晚8时到次晨8时用于有形成分计数、微量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排泄率
24h患者排空膀胱并弃去尿液,此时开始计时采集24全部尿液用于很多呈现昼夜规律性变化的物质,如:儿茶酚按、电解质、17-羟类固醇。内生肌酐清除率、总蛋白质、尿素、结核杆菌
导管尿经导管中采集常规筛检、微生物培养、鉴别膀胱与肾脏感染
中段尿排尿过程中弃去前、后段排除的尿液,采集中间时段的尿液。用于细菌培养。(避免了生殖道和尿道远端细菌的污染)

二、特殊尿标本

1、尿三杯试验:用于泌尿系统出血部位的定位和尿道炎的诊断。

2、浓缩稀释试验:自10时起至20时止(10小时),每隔两小时采集尿液1次,此后至次晨8时合并采集1次,共7次。用于评价远端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3、酚红排泄试验:反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主动排泌功能。

三、尿液标本的保存

常用的防腐剂 应用
甲醛 对细胞、管型有固定成分。不适用于检查葡萄糖尿液的防腐
甲苯 用于尿糖、尿蛋白等防腐
麝香草酚 可用于尿液显微镜检查,尤其是尿液浓缩结核杆菌。但过量会使尿蛋白定量试验出现假阳性,还可干扰尿胆色素的检出
浓盐酸 用于定量检测17-羟皮质类固醇、17-羟酮固醇、儿茶酚按、草酸盐、钙、磷等
氟化钠 适用于葡萄糖测定的标本
硼酸 用于尿蛋白、尿酸等检查的防腐,会干扰尿液的酸碱度
冰乙酸 可用于24小时防腐,适用于醛固酮、儿茶酚按、雌激素
碳酸钠

适用于尿卟啉

尿液的一般检查

第一节 尿液理学检查

一、尿量:

【参考区间】成年人:1~2L/24h

儿童:按体重计算,大约为成人尿量的3~4倍

【临床意义】

1、多尿:成人24小时尿量>2.5L

儿童24小时尿量>3L

生理性多尿:饮水过多、精神紧张等,也见于咖啡因、脱水剂、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的作用。

①肾脏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早期、失钾性肾病等。

②内分泌疾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病理性多尿: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2、少尿或无尿:

少尿:每小时尿量持续<17ml(儿童<0.8ml/Kg)或24小时尿量<400ml。

无尿:12小时无尿或24小时尿量<100ml

尿闭:无尿发展至排不出尿液。

病理性少尿

⑴肾前性:因肾缺血、血容量减低、血液浓缩等造成的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见于:①休克、过敏、失血过多、心力衰竭、肿瘤压迫等。②重症肝病、全身性水肿。③严重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高热。

⑵肾性:肾实质病变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所致。见于:①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此时尿比重和尿渗量增高。②高血压性和糖尿病性肾血管硬化、多囊肾导致的肾衰竭等。③肌肉损伤、溶血、肾移植。

⑶肾后性:尿路梗阻。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膀胱功能障碍。

二、颜色和透明度:

【临床意义】

1、尿液颜色的病理性变化:

⑴红色

项目 血红蛋白尿 血尿 肌红蛋白尿
原因 血管内溶血 泌尿生殖系统出血 肌肉组织损伤
颜色 暗红色,甚至酱油色 洗肉水样、淡红色云雾状、或有血凝块 粉红色或暗红色
显微镜检查 无红细胞 大量红细胞 无红细胞
离心上清液 红色 清或微红 红色
上清液隐血试验 阳性 阴性或弱阳性 阳性
尿蛋白定性试验 阳性 阴性或弱阳性 阳性

⑵深黄色:最常见于胆红素尿。多为胆汁淤积性黄疸及肝细胞黄疸。

⑶白色:

分类 外观 原因 疾病
乳糜尿 乳白色浑浊 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液中 丝虫病
脓尿 呈黄白色或白色,放置后有白色徐庄沉淀 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所致 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结晶尿 呈黄白色、灰白色或淡粉红色 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盐类结晶所致 以磷酸盐和碳酸盐最为常见

⑷黑褐色:重症血尿、变性血红蛋白尿、酪氨酸病、酚中毒、黑尿酸症、黑色素瘤等。

⑸蓝色:尿布蓝染综合征。

⑹淡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三、尿比重和尿渗量:

名称 定义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
尿比重 4℃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其高低与水分、盐类、有机物的含量和溶解度有关。

成人:随机尿1.003~1.030

晨尿>1.020

粗略反应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①高比重尿:糖尿病

②低比重尿:尿崩症

尿渗量 指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反映了溶质和水的相对排除速度。 600~1000mmol/kgH2O

是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好的指标。

肾小管坏死导致的肾性少尿时,尿渗量降低。

肾前性少尿时肾小管浓缩功能无明显降低,尿渗量较高。

四、尿液气味:

异常气味和原因

气味 原因
氨味 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
腐臭味 泌尿系统感染或晚期膀胱癌
烂苹果样气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大蒜臭味 有机磷农药中毒
鼠尿味 苯丙酮尿症

第二节 尿液化学检查

一、酸碱度

【参考区间】晨尿:PH5.5~6.5 平均为6.0

随机尿:PH4.5~8.0

【检验方法】双指示剂法、PH试纸法

【临床意义】

1、诊断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

2、通过尿液PH的变化来调节结石病患者的饮食、帮助机体排毒、促进药物排泄。(药物酸化尿液可以促进碱性药物从尿液排出,碱化尿液可以促进酸性药物的排出。)

碱潮:为尿液PH的生理性变化。进餐后,胃粘膜分泌盐酸以助消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肾小管的泌H+作用减低和重吸收Cl-作用增强,尿液PH呈一过性增高,即为碱潮。

二、蛋白质

【参考区间】阴性

【检验方法】

1、磺基水杨酸法

假阴性:尿液偏酸或偏碱,应将尿液调制PH5~6。

假阳性:尿液中混有生殖系统分泌物;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尿酸、尿酸盐、草酸盐;碘造影剂、大剂量青霉素钾盐。

2、加热乙酸法(加热—加酸—再加热)

假阴性:尿液偏酸或偏碱,应将尿液调制PH5~6。

假阳性:尿液中混有生殖系统分泌物。

【临床意义】

分类 蛋白质种类 原理及意义
肾小球性 白蛋白、 球蛋白及其他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 最常见。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滤过膜孔径增大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
肾小管性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 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
混合性 具有前两种蛋白尿的特点 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
溢出性 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 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质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组织性 T-H糖蛋白为主 肾小管代谢产生、组织破坏分解、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

三、葡萄糖

【参考区间】阴性

【检验方法】

1、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试带法)

假阴性:见于①标本久置后葡萄糖被细菌或细胞酶分解;②尿酮体浓度过高;③维生素C;④左旋多巴、大量水杨酸盐等

2、班氏法:维生素C可导致假阳性。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内分泌性疾病。

(1)血糖增高性糖尿

①代谢性糖尿:激素分泌失常,糖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高血糖所致。

②内分泌性糖尿: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Cushing综合征

(2)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及肾糖阈减低所致。

(3)暂时性糖尿: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应激性糖尿。

四、酮体

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的总称。

【参考区间】定性为阴性。

定量:丙酮170~420mg/L;乙酰乙酸≤20mg/L。

【检验方法】

1、亚硝基帖氰化钠法:亚硝基帖氰化钠不与β-羟丁酸反应。

2、Gerhardt法:只检测乙酰乙酸。

【临床意义】

①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

②治疗检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的主要酮体成分是β-羟丁酸,而乙酰乙酸很少或缺如,此时测得的结果可导致酮体估计不足。当症状缓解后,β-羟丁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此时易造成对病情估计过重。

五、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

【参考区间】胆红素:阴性

尿胆原:阴性或弱阳性

尿胆素:阴性

【检验方法】

偶氮法

醛反应法:测尿胆原和尿胆素

【临床意义】

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标本指标健康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
血清总结合胆红素正常增高增高增高
未结合胆红素正常增高增高正常/增高
结合胆红素正常正常/增高增高增高
尿液颜色浅黄深黄深黄深黄
尿胆原阴性或弱阳性强阳性阳性阴性
尿胆素阴性阳性阳性阴性
粪便胆红素阴性阴性阳性阳性
颜色黄褐色深色黄褐色或变浅变浅或白陶土色
粪胆素正常增高减低/正常减低/消失

六、血红蛋白

【参考区间】阴性

【检验方法】过氧化物酶法:假阴性:维生素C。

假阳性:氧化剂污染尿液、尿路感染。

【临床意义】有助于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的诊断。

七、亚硝酸盐

【参考区间】阴性

【检验方法】Griess法。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查。与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相关性高。

八、白细胞酯酶

【参考区间】阴性

【检验方法】中性粒细胞酯酶法。尿液中含维生素C会造成假阴性。

【临床意义】用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

九、维生素C

【参考区间】阴性

【检验方法】还原法。

【临床意义】检测维生素C并非用于维生素C的定量,而是用于判断试带法其他检测项目是否准确可靠。

十、HCG

【参考区间】阴性 定量:<25IU/L

【检验方法】单克隆免疫胶体金法。

【临床意义】

①诊断早期妊娠。

②诊断异位妊娠。

③诊断流产。流产后若HCG仍为阳性,提示宫腔内尚有残留的胚胎组织。

④辅助诊断滋养细胞疾病。

⑤肿瘤标志物。

十一、乳糜液和脂肪

【参考区间】阴性

【检验方法】苏丹Ⅲ染色

乳糜尿易于凝集,呈白色透明胶状凝块。严重的乳糜尿静置后可分为3层:上层为比重最低的脂肪层;中层为乳白色或较清晰的液体,常混有小凝块;下层为红色或粉红色的沉淀物,内含有红细胞、白细胞或微丝蚴。

【临床意义】

①乳糜尿:丝虫病;累及淋巴循环的疾病

②脂肪尿:肾病综合征、骨折、脂肪栓塞等。

十二、本周蛋白

【参考区间】阴性

【检验方法】免疫固定电泳法。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十三、微量白蛋白

【临床意义】

①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监测。

②是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肾脏损伤的指征之一。

十四、肌红蛋白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鉴别是否发生肌肉损伤。

主要见于:①组织局部缺血:心肌梗死早期、动脉阻塞缺血。

②骨骼肌损伤

③阵发性肌红蛋白尿

④创伤

第三节 尿液有形成分镜检

一、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方法

低倍镜观察管型(20个视野),高倍镜观察细胞(10个视野)。

二、尿液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

镜下血尿: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镜下红细胞>3个/HP。

【临床意义】

分类 性质 部位 红细胞形态 临床意义
均一性 非肾小球性 主要见于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道毛细血管破裂的出血。 大部分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形态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细胞膜完整。异型形态种类不超过2种。 以红细胞增多为主,尿蛋白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见于:①泌尿系统疾病;②生殖系统疾病。
非均一性 肾小球性 ①肾小球基底膜病理性改变对红细胞挤压;②各段肾小管内不断变化的PH、渗透压、代谢产物等对红细胞的作用。 畸形红细胞>70%且类型在2类以上。 常伴有尿蛋白增多和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
混合性 混合性 混合性 混合性 IgA肾病

2、白细胞

镜下脓尿:尿液外观无改变,白细胞>5个/HP。

肉眼脓尿: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呈乳白色,甚至出现块状。

闪光细胞:低渗尿液中,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运动,在油镜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运动似星状闪光。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大量增多:泌尿系统炎症,也可见于肾肿瘤。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见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病毒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间质性肾炎、变态反应性泌尿系统炎症。

3、吞噬细胞

小吞噬细胞:来自中性粒细胞,多吞噬细菌等微小物体。

大吞噬细胞:巨噬细胞。

【临床意义】

可见于泌尿系统急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且常伴有白细胞增多,并伴有脓细胞和细菌。

4、上皮细胞

⑴肾小管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形态与白细胞相似,但比中性粒细胞大1.5倍。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尿液中易变形。体积小、胞核大。

⑵移行上皮细胞:

①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又称大圆上皮细胞。体积、形态会随器官的充盈和收缩状态而变化。

②中层移行上皮细胞:又称尾形上皮细胞、肾盂上皮细胞。可呈梨形、纺锤形、带尾形。

③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统称为小圆上皮细胞。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体积大而胞核小。

⑶磷状上皮细胞:又称扁平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外口和阴道的表层。为尿液中最大的上皮细胞。

【参考区间】移行上皮细胞、磷状上皮细胞偶见。

【临床意义】

⑴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见于

①肾小管病变。成堆出现提示肾小管有急性坏死性病变。②肾移植术后。

⑵移行上皮细胞:表层移行上皮细胞见于膀胱炎;中层移行上皮细胞见于肾盂、输尿管和膀胱颈部炎症。健康人尿液中可见少量磷状上皮细胞,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炎症。

三、尿液管型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1、管型形成条件:

①原尿中有白蛋白、T-H蛋白。

②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

③肾脏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2、管型种类和临床意义:

管型 内容物 临床意义
透明管型 T-H蛋白 健康人偶见。明显增多见于:肾实质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颗粒管型 颗粒含量占管型面积的1/3以上。 健康人无。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如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早期。颗粒管型与透明管型常同时出现,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等。
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

肾上皮细胞管型

混合细胞管型

肾小球或肾小管出血所致。

肾实质感染性病变。

提示肾小管病变。肾移植后3天内尿液中出现肾上皮细胞管型,为排异反应的指标之一

管型基质中同时存在2种以上细胞。主要见于活动性肾小球肾炎、缺血性肾小球坏色、肾梗死及肾病综合征。

蜡样管型 由细颗粒管型衍化而来,或因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逐渐形成。 提示肾小管有严重病变,预后差。
脂肪管型 脂肪滴含量占管型面积的1/3以上。 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而形成。提示肾小管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尤其见于肾病综合征。
肾衰竭管型 多由颗粒管型和蜡样管型演变而来。 也称宽大管型。提示脏病变严重。

四、尿液结晶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⑴酸性尿液中的结晶

①草酸钙结晶:无色方形信封样,有两条对角线。新鲜尿液中有大量草酸钙结晶,并伴有红细胞增多,提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②尿酸结晶:黄色或暗棕色,三棱形、哑铃形。大量尿酸结晶见于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急性痛风症。

⑵碱性尿液中的结晶

①磷酸铵镁结晶:无色方柱形、羽毛形,有强折光性。一般无临床意义,感染引起结石时常出现。

②碳酸钙结晶:排列成星状或束状,可溶于乙酸。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则应排除

③甲状旁腺亢进、肾小管酸中毒或因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脱钙。

⑶其他结晶

①胆红素结晶:成束的针状或小块状、橘红色。多见于黄疸、急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急性磷中毒。

②胱氨酸结晶:无色、六边形,不溶于乙酸而溶于盐酸,可迅速溶解于氨水中,加入乙酸后结晶可重新出现。大量胱氨酸结晶时肾或膀胱结石的先兆。

③亮氨酸结晶:淡黄色、油滴状,并有密集辐射条纹。多见于急性肝萎缩、急性磷中毒。

④酪氨酸结晶:略带黑色的细针状,成束或羽毛状。常与亮氨酸结晶同时存在,多见于组织大量坏死。

⑤胆固醇结晶:缺角的长方形。可见于膀胱炎或肾盂肾炎。

⑥药物结晶:常见的有磺胺类结晶。

目录